欢迎访问 江苏浩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!
手机站 |

新闻中心

全国咨询热线
0519-83261101

金属注射成型注射温度控制与废品率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金属注射成型注射温度控制与废品率

信息来源:本站 | 发布日期: 2025-04-28 | 浏览量:
关键词:金属注射成型注射温度控制与废品率
  金属注射成型MIM)的注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材料流动性、成型质量及废品率,需通过精准温控与工艺优化实现稳定生产。以下是关键控制要点及其与废品率的关联分析:

  一、注射温度范围与废品类型
  温度过高(>200℃)‌
  粘结剂过度分解产生气体,导致烧结后气孔缺陷(废品率提升20-30%);
  金属粉末氧化倾向加剧,表面形成夹杂物,加工后易出现裂纹。
  温度过低(<140℃)‌
  喂料流动性不足,填充不完整(冷隔、缺料缺陷占比达15%);
  生坯内部应力分布不均,烧结时变形风险增加。
  理想温控区间‌
  注射温度通常控制在150-200℃,结合模温机将模具温度稳定在140-200℃,可减少50%以上流动缺陷。


  二、模具温度与工艺协同控制

  模具温度梯度管理‌
  采用高温油式模温机(控温精度±0.1℃),使模具各区域温差<5℃,避免因冷却不均导致开裂或尺寸超差。
  动态温度补偿‌
  针对复杂薄壁件,注射阶段分区域调节模温(如浇口区提高10-15℃),降低流动阻力导致的填充不足。
  脱模温度控制‌
  生坯脱模温度需保持80-120℃,防止过早冷却造成脆性断裂或变形。


  三、废品率优化措施

  工艺参数联动调整‌
  注射温度与压力协同优化(如150℃时压力梯度设定为0.5MPa/s),可减少飞边和欠注缺陷。
  粘结剂残留控制‌
  在脱脂阶段采用溶剂萃取法(温度梯度3℃/min),降低残留粘结剂引发的烧结气孔风险。
  实时监测与反馈‌
  通过模流分析软件预测温度场分布,结合X射线在线检测生坯内部缺陷(检出率>95%),及时调整温控参数。


  四、典型案例与数据验证

  某电子连接器企业案例‌:注射温度从180℃提升至195℃(模具同步升温至180℃),填充缺陷率由12%降至3%;
  医疗器械部件生产‌:采用分区模温控制后,烧结变形率从8%降至1.5%。

  通过精准温控与工艺协同,MIM注射阶段的废品率可稳定控制在2%以内,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-30%。
相关文章
相关产品
  • 齿轮001
    齿轮001
  • 齿轮002
    齿轮002
  • 弹簧拉杆
    弹簧拉杆
  • 导片板
    导片板
  • 上下板001
    上下板001
  • 上下板002
    上下板002
  • 上下板003
    上下板003
  • 上下板004
    上下板004
Top

阿里旺铺